0791-83068301
拔罐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,在中国大地上流传了上千年,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《五十二病方》,其载“牡痔居窍旁,大者如枣,小者如核者,方以小角角之,如孰二斗米顷,而张角,絜以小绳,剖以刀……”这里的角,是指动物的犄角,多数为牛角或羊角,这时候拔罐被称为“角法”。将角的顶端打一小孔,将其底部放置在需要进行治疗的部位,然后用嘴从小孔吸出空气形成负压,吸住后,用泥土或者蜡将其封严。
到了秦汉时期又出现了陶罐,于是角罐和陶罐并行使用,直至隋唐。
隋唐时期,拔罐疗法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,此时出现了竹罐。由于竹子取材方便,同时经济实惠,竹罐深受人们喜欢。唐代大医家甄权在《古今录验方》中详细记载了竹罐的制作和使用方法。但是竹罐也有自身的局限性,如竹罐容易受气候干湿的影响出现裂隙而漏气,同时竹罐不透明,不能准确观察到患者施罐部位的皮肤变化。
竹罐在拔罐历史上使用的时间最久,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方法,如元代在竹罐的基础上出现了药罐。明代《外科启玄》中不仅记载了药罐的煮法,并详细记载了用药罐吸出脓液的方法:“若竹筒子五七个,长一寸,头留节,削去青皮,令如纸薄,随看疮疡大小用之。药煮热竹筒一个,安在疮口内,血脓水满了,竹筒子自然落下。再将别个热竹筒子仍前按上,如此五七个吸过,使用膏药贴之。如脓多未尽,再煮一二遍,竹简更换吸,脓尽为度。”煮罐就是将竹罐放在熬好的中药汤液中进行熬煮,使竹罐具有药效,以求“药”“罐”结合收到良好的疗效。壮医使用竹罐,而蒙医是使用铜罐进行治疗的,可见拔罐疗法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广泛应用。
清代以来,火力排气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操作方法简单,“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”,就是将火焰放进罐子腹中,消耗罐内的氧气,然后取出火焰并及时将罐扣在皮肤表面的拔罐方法,由此清代医家正式提出了“火罐”一词,沿用至今。此时罐的材质也发展为瓷器。但是瓷器的缺点较多,如易碎、携带不方便、质量大、不利于观察效果等。
19世纪末,玻璃生产工业开始蓬勃发展,玻璃制品随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,从此出现并沿用至今的玻璃罐。(张艺馨 北京中医药大学)
稿件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稿件链接:http://www.cntcm.com.cn/news.html?aid=228747
责任编辑:刘君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