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91-83068301
黄省三(1882—1965)。
黄省三(1882—1965),广东番禺人,当代岭南著名中医、中西医结合先行者。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、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会长、广东省中医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、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山医学院教授等职。
先在广州行医,后至香港开医馆
黄省三学医最早得自家传,他的父亲黄紫轩是一名中医,在家乡广东番禺化龙镇很有声望,常上山采药为乡亲治病,耳濡目染之下,黄省三幼年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在他年仅12岁的时候,父亲与世长辞,只留下了几箱中医典籍。由于家道中落,黄省三13岁起便在当铺做杂工,维持生计。生活艰辛,但少年黄省三却不忘初心,克承父志,每晚当铺关门之后便挑灯夜读,诵习医籍。乡人每于深夜还能见当铺内的灯光,当铺老板认为他挑灯夜读易惹火灾,他只好每晚躲进村里的更楼中继续读书。
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,岭南乃至整个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、苦难深重的境地,与此伴随的是瘟疫频发,特别是1894年以后,省港鼠疫多次流行,及至1911年才渐渐平息,造成了社会的空前混乱和民众的极大恐慌。时人描述疫病的恐怖:“常有宴饮之际,席未终而身已亡;谈笑之余,音尚存而魂已散”(《申报》1894年5月21日报道)。这时,岭南医家锐意自任,以救人济世为天职,为消除疫情做出了不懈努力。
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少年黄省三临危受命,得以一显身手。1899年,瘟疫蔓延至黄省三的家乡,当时黄省三只有17岁,乡间长辈对他说:“阿省,你晚晚读医书,如果能医病,就给大家治病吧。”于是,当铺主人在当铺的侧门摆上一张桌台由他接诊,这就成了他的第一个“医馆”。他细心诊察,药到病除,求医问诊的父老乡亲络绎不绝,猖獗的疫情很快得以控制,使黄省三声名鹊起。
1906年,黄省三来到广州,在南关西横街开设“黄崇本堂”行医。黄省三擅长医治流行性传染病,他用岭南草药治好了许多患者,黄崇本堂名噪省城,很多官绅名流、海外名人皆登门求医,黄省三积累了不少财富,这也让他陷入了危机。1924年末,黄省三接到匪徒“打单”(指写信勒索敲诈),为避祸连夜带家眷迁往香港,在香港跑马地礼顿道继续设馆行医。
当时的香港还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,西医是主流医学。黄省三没有故步自封,而是认识到中医的治疗手段与西医先进的诊断技术相结合,能够走出一条新路。一路靠自学成长的黄省三开始悉心研究西方医学理论,当时译成中文的西医原著很少,而日文版则很多,为此年过不惑的他专门去学习日文。他亲自研究中医药的科学化,从德国定购显微镜和实验室设备,饲养豚鼠用于实验,并聘请两位曾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进行研究。此后,黄省三用西医手段辅助诊断,用中医药治疗,往往药到病除,对于心脏病、慢性肾炎、麻疹、肺结核等疾病疗效显著,他强调治病必求于本,用药平和,故疗效持久而无副作用,在港澳享有盛名。
为服务新中国建设返回广州,投身医学教育
据黄省三的儿子黄卓雄说,黄省三本打算在香港暂避后就返回广州,谁知事与愿违,在香港一留就是30年。这30年间,黄省三常有寄人篱下之感。新中国成立后,百废待兴,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邀请黄省三参加工作。1955年,黄省三利用旅游的机会,从澳门举家返回广州。
黄省三的回归,一时在港澳和海外造成轰动。回国后,他在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诉说了心声:“回国来为国家服务,与在香港时为个人生活,意义大不相同了。只因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残民以逞,才不得不羁居香港,但是谁人不怀念自己的家乡庐墓?所以解放以后,我从报刊消息,亲友相告,知道了共产党的各项优惠政策,尤其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如此重视中医,对我的确是极大感召,因此我决心把我的一些经验,多年来研究的一得之愚,贡献给国家和人民,于是我毅然回到广州。”(《文汇报》1955年9月14日报道)。
回到故乡后,黄省三在1956年的简历中写道:“本人归国服务之念,长不去怀,虽久有是心,仍是未偿所愿,幸承广州统战部派员到港邀请归国,本人得此机会,喜不自胜。即于去年六月十日回归祖国怀抱,此后决心在党与人民政府领导下,服从群众意见,竭诚向中西医界同志学习,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。”
回来后,黄省三在医学教育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,受聘为华南医学院(现中山医学院)教授,并担任广州中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副主任,是该校的创建者之一。当时国家号召西医学习中医,他很多中西医结合的著作,都成为广东“西学中”的教材。
一代儒医著书传世,中西汇通重视实验
在对中医学的探索上,黄省三可谓锐意革新的新派人物,他突破数千年中医的封闭传统,进行了“西化”,但业界同人却均尊其为“儒医”。这是因为儒家以“仁”为核心,心存仁义,道德为本,“西学中”运动中受教于黄省三的肾病专家叶任高对老师的评价便是简短的“仁人”二字。
黄省三接待就诊者,不论贫富贵贱,都耐心倾听对方诉说,并仔细说明病因病理、服药方法、愈后情况,打消病者疑虑。据他的子侄辈黄卓雄、黄永俊等人回忆,诊治完毕后,不论多么繁忙他都亲自将患者送到门外,站在门前鞠躬送客。儿时随父亲到黄省三家看过病的黄佩,还记得黄省三一边目送他们下楼,一边嘱咐“慢慢行、慢慢行”的情景。对于贫困病者,黄省兰常赠医送药,只要他观察到病者有经济困难,不但分文诊金不收,还在处方上加盖印章,病者到药店配药都不用付钱,由他按月与药店结账。
黄省三不仅从未接受过医学院校的系统教育,也没有机会正式师从名医,甚至幼年受过的普通私塾教育也极有限,而他渊博的学识却是同辈医家中罕有的,这完全靠他数十年如一日不倦汲取积累而来。黄省三医术的不断提高,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博览群书一生不辍。他爱书如命,一生深居简出,更从不赴宴,除了治病救人,稍有时间便手不释卷,一生读过的各种书籍过万卷。据后人回忆,由于他长期勤于背诵,博学强记,练就的记忆力十分惊人: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,70多岁高龄的他常参加广州各大医院的专家会诊,常当场指出证候记载于某书第几卷第几页,所述从无差错,令同行钦佩不已。黄省三带回广州的行李中有70多箱医书,其中不少是绝版、孤本。1965年6月24日,黄省三与世长辞,家人遵其遗言,将他的藏书捐献给了国家。
黄省三进入古稀之年之后,开始总结多年所学与行医经验,著书立说。他先后在香港出版了《白喉病药物新疗法》(1951年)、《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》(1951年)、《肺结核实验新疗法》(1952年)、《肾脏炎肾变性实验新疗法》(1954年)等著作。回到广州后,后三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,并加入1957年著成的《急性阑尾炎药物新疗法》,汇为“广东中医药研究丛书”。1980年,《麻疹实验新疗法》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。尚未付梓的还有《和剂局方选要》《风湿病及风湿性心脏病之治疗》《疟疾伤寒霍乱之防治述要》《黄省三先生经验良方》等。
黄省三已出版的所有著作,书名中都带有“药物新疗法、实验新疗法”等字样,广东省名中医刘小斌认为,这说明“中西汇通是他的一种思维,他是中西结合临床践行者”。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,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,在近代中国若干重大社会变革中均成为先行者。广州是西医最早的传入门户,本地传统医学界所受到的冲击也是最早的。岭南医家面对冲击采取了开放包容、勇于变革的态度,尝试沟通中西医学,出现了《医谈传真》《华洋脏象约纂》《中外卫生要旨》等中西汇通著作。但岭南中西汇通在临床上的应用之早、之深入则首推黄省三,他的中西结合模式可以概括为:“中西医理、国药效能。”
广州中医药大学“岭南名医壁”上的黄省三浮雕。
黄省三用西医诊断、中医治疗,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新路。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内有一面“岭南名医壁”,黄省三是唯一入选的当代医家,壁上题词是:“崇本医堂,南北名驰;实验疗法,中西合璧。”(张晓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)
稿件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稿件链接:http://www.cntcm.com.cn/news.html?aid=229503
责任编辑:刘君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