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91-83068301
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,酒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,特别是与文人雅士相当投缘。从曹操“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”,到李白斗酒诗百篇,诗人灵感的激发少不了酒的陪伴。在游宴上,“贳得新丰酒,复闻秦女筝”;在送别时,“劝君更进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;在祭祀中,“斗回迎寿酒,山近起炉烟”……在除夕夜饮“屠苏酒”、端午节饮“菖蒲酒”、重阳节饮“菊花酒”等,无时无事不用酒。宋《北山酒经》中说:“刚愎者熏染而仁慈,懦弱者感慨而激烈。”酒不但是一种解忧饮品,在中医方剂也常见其身影。
酒是粮食之精
在甲骨文中,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酒的记载。酒”跟“酉”最初其实是一个字。甲骨文的酉有很多种写法,尽管模样有差异,但大致看来都像是盛酒的容器,有圆口的、细颈的,也有宽腹的、窄底的。有时甲骨文酉字还加上表示酒滴儿的三点,这便成了酒字。意思是用容器储存粮食,因为下了雨,容器里积了水,粮食经过复杂的发酵过程而成酒。其味先变酸,又变甘,再变辛而成酒。《说文·酉部》中记载了酒曲的制作:“曲,酒母也;蘖,芽米也。”其实就是发芽长霉的谷物可以造曲。酒曲早先是由天然形成,后来发展出人工制曲,把发芽的谷物(蘖)捣烂,加入其他草药制成培养基,长霉之后,就成了酒曲。曲是酒的发酵剂,分大曲、小曲、黄曲、白曲、红曲等等,制成的酒分为黄酒、白酒、红酒等。在汉代时由于张骞“丝绸之路”的开辟,人们逐渐认识了葡萄酒,到隋唐时期人们熟练掌握了葡萄酒的制作,故有了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的诗句。
药酒的妙用
酒性温,味甘、苦、辛,性热,入心、肝、肺、胃经,具有舒筋活血,通脉解毒,温中散寒,宣导药势的作用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岐伯曰: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,以为备耳。醪醴就是药酒,将酒与其他药物组成复方,共同对疾病起治疗作用。药王孙思邈曾说,冬服药酒两三剂,立春即止,常用此法,则百病不生。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,用药经验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,从单纯用酒治病到制造药酒,逐渐发展出酒炙、酒炒、酒洗、酒浸、水酒合煮、酒糊为丸、酒服等法治病,并称酒为“百药之长”。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列举了两则西汉名医淳于意以药酒治病的医案:“济北王病,召臣意诊其脉,曰:风蹶胸满。即为药酒,尽三石,病已。”“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,来召臣意。臣意往,饮以莨药一撮,以酒饮之,旋乳。”在东汉·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载有“妇人六十二种风,腹中血气刺痛,红蓝花酒主之”。红蓝花即红花,功能行血活血,用酒煎更加强药效,使气血通畅,则腹痛自止。此外,瓜蒌薤白白酒汤也是借酒气轻扬,能引药上行,达到通阳散结、豁痰逐饮以治疗胸痹的目的。张仲景在书中还有很多以酒煎药或服药的方剂。
药酒疗效如此卓著,纵观其制作工艺,制法大抵分两类。一为浸渍法,即以酒浸渍一种或多种药料至一定时间而成。流传千余年的屠苏酒,属于浸酒的一种,最早记载于晋代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,“取药置酒中,屠苏饮之”。“屠苏”寓意旧的将除,新的当立。从诸多医家著述记载的屠苏酒处方来看,多是以酒浸泡大黄、白术、桂枝、防风、川椒、肉桂、桔梗、乌头等药,《备急千金药方》谓屠苏酒方“辟疫气,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”,“一人饮,一家无疫;一家饮,一里无疫”。过年饮屠苏酒的风俗,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了,在宋朝最为流行。每当阴历正月初一,民间家家先幼后长,都要饮屠苏酒。在唐宋诗文中常提到“屠苏”,例如苏轼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》“但把穷愁博长健,不辞最后饮屠苏”,王安石《元日》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。到清末,有些地方还有元日饮屠苏酒的习俗。这种风气,不仅长期盛行于中国,而且流传到日本,直到近现代仍在沿用。
明代王肯堂所著《证治准绳》中载有“史国公浸酒方”,是一个流传至今的祛风湿药酒方。药用当归、炙虎胫骨(今禁用)、羌活、炙鳖甲、萆薢、防风、秦艽、川牛膝、松节、晚蚕沙各二两,枸杞五两,干茄根八两(饭上蒸熟)。用绢袋盛药放入两升无灰酒中,封十日。无灰酒,是不放石灰的酒。古人在酒内加石灰以防酒酸,但能聚痰,所以药用须无灰酒,现多用黄酒。饮尽后,将药渣晒干为末,用米糊丸,丸如梧桐子大,空腹时下五十丸。方中羌活、防风、松节、虎胫骨、川牛膝祛风胜湿,治疗骨节酸痛;秦艽清热利湿,消关节红肿;萆薢祛湿利尿,使湿从小便而出;晚蚕沙、干茄根在除痹的同时还可和胃化浊;当归、枸杞、鳖甲养血舒筋;无灰酒通血脉,助药力。诸药合用,共奏祛风除湿,养血舒筋之效。由于痹症多有沉寒痼冷,常缠绵不愈,反复发作,难以根治,而酒有辛温宣通之性,能助蠲痹之功,引药直达关节诸筋病之所在。其他诸如松节酒、木瓜酒、五加酒、固春酒等,均有祛风除湿、行气活血之效。药酒治痹疗效卓著,而且寓治于膳,故备受病家欢迎。
二为药酿法。或是预先将某些药物配合造酒的原料和酒曲等物一同酿造,或是利用药物、酒曲再加一定量的酒类所酿造。清代的宫廷御酒莲花白是一种名贵的滋补酒,具有滋阴补肾、和胃健脾、舒筋活血、避瘴气等多种功能。它创制于1790年(即乾隆五十五年),有近200年的历史,这种酒选用白莲花,配以黄芪、当归、砂仁、五加皮等数十种珍贵药材,经过蒸炼再加入纯正的陈年高梁酒酿造而成。
药酒外用也独特的疗效。古代医家王焘《外台秘要》里有“治下部痔疮方”,即“掘地作小坑,烧赤,以酒沃之,纳吴茱萸在内,坐之,不过三度良。”《使琉球录》中也有用药酒治“海水伤裂”的记载:“凡人为海水咸物所伤,及风吹裂,痛不可忍,用蜜半斤,水酒三十斤,防风、当归、羌活、荆芥各二两,为末,煎汤浴之,一夕即愈。”《普济方》中载有松叶酒,即以松叶五百克,白酒一千毫升,外敷于风疹瘾疹患处,可祛风止痒解毒。《本草纲目》载有百部酒,以百部根一百克,白酒五百毫升,浸酒外涂患处,可杀虫虱、疥疮、阴道滴虫等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载患冻疮者,可在三伏天时,将酒晒热涂于患处,冬天就不会发作;吐泻后津液骤失,筋脉失养而筋脉挛急者,可以烧酒按摩患处。外用药酒可用于运动系统及皮肤局部治疗。使用时,先将药酒涂擦患处,然后在患处及其周围反复按、揉、抚摩,并配合捏压、弹拔、捋顺、旋转等辅助手法,以提高疗效。涂擦时多以温擦为宜,这样有利于药酒渗透到皮下组织,发挥药物活血化瘀、消炎止痛、祛风止痒的功效。
酒可用于中药炮制
酒还是中药炮制里的一种常用液体辅料。酒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,而且其辛味能行、能散,可行药势。古代用于炮制的酒为黄酒,古称清酒、米酒,白酒(亦称烧酒)至元代始有应用。其中浸药多用白酒,即将药物放在坛子里,选用高浓度的白酒倒入没过里边的药,然后把坛子封起来浸泡一个月左右即可;炙药多用黄酒,方法为取药材切片,加入定量黄酒拌句,稍闷润,待酒被吸尽后,置炒制容器内,用文火加热,炒至深黄色,取出晾凉。药材与黄酒比例为10:1~5:1。
常用酒制的药物有黄芩、黄连、大黄、白芍、续断、当归、熟地黄、山萸肉等。如大黄苦寒,性沉而不浮,其用走而不守。元代医学家李杲认为,大黄治下焦疾病,“若邪气在上,非酒不至,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,驱热而下。如物在高巅,必射以取之也。若用生者,则遗至高之邪热,是以愈后或目赤,或喉痹,或头肿,或隔上热疾生也”。酒炙后的大黄苦寒泻下作用稍缓,活血作用较好,并借酒升提之性,引药上行,善清上焦血分热毒,可用于火邪上炎所致的头痛头胀、目赤咽痛、口舌生疮等。《续名医类案》里记载了清代的一则医案。有一个叫高中玄的人,有耳鸣之症,而且一旦耳鸣发作,就眼前发黑,同时脑袋眩晕,就好像在天上腾云驾雾一般,“目中溜火”。此人多方求医,熄风、滋阴、平肝、清热,或是滋补气血的方药,都服后无效。到了最后,他找了一个高人,名叫龚子材。龚子材经过详细诊查,发现患者脉象洪大而数,一派火热之象。于是,他就给出了一个主意——用酒蒸大黄三钱成末,以茶服下。患者一剂药下去,诸症悉平。医案中言高中玄的病机,在于痰火上炎造成头晕耳鸣。酒大黄泄下作用和缓,借酒之辛散上行之势可以带着大黄药性,直升头面,把壅滞在头面的火热之邪泄掉,从而实现火去、痰消、人安的目的。对此,《续名医类案》里用一句话做了解读:盖火降则痰自清矣。
再如白芍,味苦、酸,性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酒炙后白芍酸敛之性降低,擅于调经止血,柔肝止痛,用于肝郁血虚,胁痛腹痛,月经不调,四肢挛痛等症。当归酒炙后,活血通经、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强,既补肝血,又补肝用。清代名医傅山常用酒当归与酒白芍相伍,用于血虚肝郁或阴虚肝郁之月经病、妊娠病、不孕症等。
此外,酒还可以消毒防腐、矫臭矫味。中药中的一些动物药如蕲蛇、地龙、紫河车等,由于带有特殊气味往往不能被病家所接受,甚者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,常用酒制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。
美酒虽好,饮用需有度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曰“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”,结果会半百而衰。唐代医家李时珍认为,饮少量的酒,能和血行气,提神御寒,消除疲劳,但贪饮过度则会伤神耗血,损胃亡精。酒后同房,极大地消耗肾精。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,酒精可导致精子畸形率增高,可造成不育、后代智力低下等。
解酒之法
《华佗神方》“治酒毒要诀”中提出解酒之法:酒之发酵,足伤肺翼,害肠胃,唯葛花可解。《三国志》记载盐渎县的严昕与几个人一起等候华佗,华佗到后询问严昕身体情况,严昕自认和平常一样。华佗说:“从您的面部上看,您得了急病,不要多喝酒。”并嘱咐服用葛花粉,但严昕并不信。回家路上严昕突然头晕,从车上掉了下来,被人们扶着回到家中,半夜就死了。
《圣济总录》中记载葛花散治饮酒中毒:葛花(一两)。上一味,捣为散,沸汤点,一大钱匕,不拘时候,亦可煎服。葛花味甘,性凉,可解酒保肝,民间有谚语说:“千杯不醉葛藤花。”《内外伤辨惑论》中的葛花解酲汤就是以葛花作为君药,用内外分消之法解酒醒脾。方中葛花轻清发散,能使酒湿从表而解;以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,用治脘腹胀满,食少纳呆,肠鸣腹泻;砂仁、白蔻仁行气开胃醒脾,用于痞闷、呕吐泄泻之证;猪苓、茯苓、泽泻渗湿止泻,引酒湿从小便而去;饮酒过多,必伤脾胃,脾胃虚寒如脘腹冷痛、呕吐泄泻者,加人参、干姜、白术以补中健脾、温中助运;陈皮、木香、青皮行气疏滞,治疗酒湿所致之脾胃气滞。诸药合用,标本兼顾,酒湿得去,脾胃得复,诸症自解。
拐枣作为解酒毒之要药,古书中对其有很多趣闻记载。陆玑《疏义》云:“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,误落一片入酒瓮中,酒化为水也。”《本草纲目》说拐枣“味甘、性平、无毒,有止渴除烦,去膈上热,润五脏,利大小便,功同蜂蜜”“其枝、叶,止呕逆,解酒毒,辟虫毒”。入药者为拐枣的种子,名为枳椇子,亦为解酒要药。日常可以用拐枣或枳椇子泡茶饮用,解酒护肝。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还记载了许多酒后护理。如饮用萝卜汁、甘蔗汁可解烧酒毒;绿豆研磨后水冲服亦可解烧酒毒;大醉不醒者,用热豆腐贴遍全身,频频更换,以解热醒酒;酒后不可吸烟,吸烟必加重酒毒;醉酒后内热炽盛反出现恶寒者,若盖厚衣被则酒毒入里,可致死;如果口渴,则小口喝凉水以引毒火外达,若连饮过多凉水则热毒反而为其所遏而不救。(王欣甜 孙世辉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)
稿件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稿件链接:http://www.cntcm.com.cn/news.html?aid=232741
责任编辑:刘君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