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

0791-83068301

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敏灸发展 > 国医文化

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中医传承

日期:2022年04月01日   文章浏览击数:177

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,西起里运河,东至串场河,北至苏北灌溉总渠,南至老通榆运河,总面积1.3万平方公里,人口1000多万。昔时里运河简称为里河,串场河俗称下河,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,故称里下河平原。至近代易名为里下河地区,涉及江苏省扬州、泰州、南通、淮安、盐城等主要城市。

里下河地区在长江文化、运河文化、海盐文化共同孕育下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。清代中叶以来,形成了兴化医派,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名医。与兴化地域密切相连的盐阜地区也产生了一批名医。

兴化医派脉络相传

兴化巿(现隶属于泰州市)古称昭阳,又名楚水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兴化医派始自赵术堂,经过赵小湖、赵海仙医传三世。通过家族传承,师徒授受,门生弟子逐渐呈现出清晰的地域特色。其中,赵海仙、江泽之、魏树森三位名家学术成就斐然,对里下河地区中医学术传承影响深远。

《续纂扬州府志》载,赵术堂,精医业,著有《医学指归》二卷。医史专家耿鉴庭曰:“先生由儒入医,医儒皆通,德行甚高,著作立言,悬壶济世,名日隆。”赵术堂是兴化医派的开创者,其子赵小湖、门生魏百泉从其学。

赵海仙为赵小湖长子,幼承庭训,上溯灵素,下汲叶吴,旁通诸家。清末民初,赵海仙与阜宁余奉仙、淮安张子平并称为苏北三大名医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寿石轩医案》介绍,赵海仙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名医,是苏北地区医学流派的一位著名代表人物,这个流派以调治内妇科慢性病见长,处方用药,别具一格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医大师王琦对赵海仙颇多赞誉,认为赵氏治学谨严,学有根柢,辨证精确,不愧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医家,其医疗学术经验值得研究。

江泽之,清代江苏兴化县人,著有《舟车便览》《霍乱论》,与赵海仙师出同门。其间与赵海仙、魏树森等名家共同创造了兴化医派最辉煌的岁月。光绪年间,兴化霍乱大流行,江泽之与赵海仙联合淮扬28家名医,共聚兴化,举行大型义诊。江泽之运用经方通脉四逆汤加减,使许多患者沉疴得起。

魏百泉为赵术堂入室子弟,其子魏树森从父学。魏树森(1866~1932年)诊务之盛不亚于同辈赵海仙,当时沪宁等地的达官显贵常登门求医或邀其出诊。他熟读经典,学术功底深蕴,辨证既明,方清稳,药清灵。

江苏省名中医汪履秋1934年拜师于名医陈翼如,陈翼如祖父乃为赵海仙门生,一脉相承。

江苏省名中医王少华幼随其父学习中医,其祖父王润身师从兴化名家江泽之。

兴化医派有其特点:医生有较高的知名度、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并有著作传世。

兴化医派兴起并发展至苏北里下河地区,经过百年锤炼至今,星光闪烁,终成“里下河学术流派”。

里下河派精彩纷呈

中医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学术流派,通过相互之间争鸣与渗透,促进中医学不断创新。

兴化医派始由赵术堂、魏百泉的学术经验通过家族传承、师徒授受、交叉拜师,逐步形成门派的履痕。由于名闻南北,慕名前来求学者众多,如盐阜地区的崔省三、姜子维、尹石清等人都求学于兴化,后皆成为当地一代名医。通过这种脉络传承,不断拓展,向外延伸的过程中产生了“一源多流、人才辈出”的现象。

许润三,第三届国医大师,江苏阜宁人,他曾拜崔省三门下。崔省三为赵海仙得意门生,名享淮扬。

在清末民初的盐阜地区,阜宁县余氏医家名闻海内。余奉仙是苏北名医,他诊治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,声名卓著。

余无言,江苏省阜宁人,余奉仙之子,因家靠射阳河,又常署名“射水余无言”。余无言少读经史,并随父习医,18岁即悬壶乡里,时值西风东进,余无言受此影响,赴上海学习西医,并与沪上名医张赞臣共同编辑《世界医报》。

余瀛鳌为余无言之子,生于1933年,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,学贯中西,是著名的中医学家、文献学家,曾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。他著有《中医古籍珍本提要》《中医文献辞典》等作品。


稿件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
网页链接:http://www.cntcm.com.cn/news.html?aid=195830

责任编辑:陈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