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

0791-83068301

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敏灸发展 > 国医文化

黄金也是一味中药

日期:2022年04月20日   文章浏览击数:170

很多人都不了解作为贵金属的黄金可入药,还能做中成药的金箔包衣。

黄金入药在中医药史上由来已久。南北朝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、五代李珣《海药本草》、唐朝甄权《药性论》、宋朝唐慎微《证类本草》、明朝陈嘉谟《本草蒙筌》、明朝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、明朝《普济方》等中医药书籍中皆有详载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认为,黄金,辛、平,有毒(或无毒),功效为镇精神、坚骨髓、通利五脏邪气等,可疗小儿惊伤五脏、风痫失志、镇心安魂魄。

黄金主要是以金箔形态入药。以金箔入药的方剂有琥珀育心丸、神效金珠丸、大宝丹、静神丹等,每个方剂使用的金箔数量不等,少则一二片,多则几十片。例如,《普济方》中的一个药方里用了50片金箔,《圣济总录》中的“金箔煎”主治风邪发狂,竟然使用金箔100片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“尤以箔入丸散服,破冷气、除风,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”。

黄金的另一种入药形态为金箔包衣。使用金箔包衣的目的在于保持、稳定药品质量,再者金箔本身具有药用价值,随药一同服用能增强疗效。

传统的金箔制作集技术性与艺术性于一体,工序多达十几道。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,在能工巧匠的操作下,一两黄金可捶打出943张金箔,每一张金箔的厚度仅0.0012毫米。制作时,先将高纯度黄金融化加工成金条,然后反复捶打为金叶,再放入乌金纸里捶打成“薄如蝉翼,软似绸缎,轻如鸿毛”的箔片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《天工开物》一书中记录了金箔的制作过程,并指出,经过捶打尚未破损的乌金纸是不可多得之物,药铺常用它来包装朱砂。

金箔的使用有着非常严格的工序。金箔包衣,就是将捶打、裁剪好的正方形箔片包裹在名贵药丸上。因黄金物料珍贵,为丸药挂衣裹金的要求很高,一般由药铺里经验丰富、信得过的人专门操作完成。在北京同仁堂,丸药包金这一环节就是由乐家女眷亲自来做的。同仁堂生产的金箔包衣药品有牛黄安宫丸、牛黄清心丸、乌鸡白凤丸、大活络丹、至宝锭等。


稿件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

网页链接:http://www.cntcm.com.cn/news.html?aid=197081

责任编辑:陈静